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近期操作来看,央行总体还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松紧适度。“市场利率总体运行平稳。23日有5020亿MLF到期,央行优化对冲结构,用了2700多亿元的TMLF以及2000亿元的MLF,组合略有缩量,但结构却更加优化。”温彬称,由于TMLF利率较MLF利率低15基点(BP),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全球多国央行自6月中旬以来出现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普遍转向宽松。在此背景下,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TMLF利率会下调,但从结果看最终保持不变。
温彬认为,一是美联储预防性降息还需观察,二是国内通胀形势导致猪肉、水果等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因此会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整。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将大概率步入降息通道,下半年全球央行的降息潮可能会给中国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宽松空间。“从降息的时点来看,我们倾向是在美联储降息之后才会开启降息窗口,幅度也不会太大。我们认为,美联储今年有可能降息两到三次,降息50~75个BP。”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温彬预计,随着三季度后通胀压力缓解,叠加全球货币政策转向,我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对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有降准的空间,主要还是定向降准;对于利率还是先调降政策利率,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下半年,央行还会按照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来判断货币政策,海外并不是一个决定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李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于目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来看,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一个灵活适度的状态,未来货币政策以结构性为主。比如,定向降准支持薄弱环节,推进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的降息措施。
“央行会采取政策利率跟贷款基础利率(LPR)挂钩的方式,通过取消贷款基准利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降低10~15个BP。”李超称。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长易纲也谈到了利率并轨改革的主要思路,即“存贷款利率要分开走”。易纲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仍将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免出现存款大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要进一步改革,贷款基准利率淡出,由市场化报价利率来取代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参考MLF等一系列市场化利率。
扫描二维码
关注链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