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中,按照惯例,一场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近年来在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均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达到6.3%,经济稳中有进。虽然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全球经济趋弱、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不过,国内依托于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积极就业政策全面发力。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政策的核心依然是在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加快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同时要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地方财税制度改革,营造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
7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下一步要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推动实际利率有效下降,支持中小银行发展,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要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
而自6月中旬以来,全球多国央行发生了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普遍转向宽松。中国央行自7月15日以来累计投放1.2万亿元,密集释放流动性,市场预期央行将进一步宽松。从近期操作看,央行总体还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松紧适度,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将大概率步入降息通道,下半年全球央行的降息潮可能会给中国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宽松空间。多位专家预计,采取利率市场化降息将成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发力的路径之一。
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
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2%,但6月份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全面回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虽然GDP增速略低于预期,但经济亮点频现。从具体经济指标来看,6月份,消费、投资、工业增速全面回升。从今年上半年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来看,消费的贡献率是60.1%,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19.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是20.7%。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这创造了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在2019年逐渐出台落地,政策在提振消费增速、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效果逐渐显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表示,内需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汽车销售增速向好,消费呈现出企稳的迹象,但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扫描二维码
关注链筑公众号